Dee
DAY
12
DeepFocus
导演: 李沧东
编剧: 李沧东 / 吴正美 / 村上春树
主演: 刘亚仁 / 史蒂文·元 / 全钟淑 / 金秀京 / 崔承浩
类型: 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韩语
片长: 148分钟
文 | 黑犬
编 | 尼侬叁
由李沧东的《燃烧》首先可联想到的是火焰。巴拉什在《火的精神分析》中提到,火不但是光明的象征,而且还是热的象征。这远不是指具体的热,而是指内在的热的意识,火可以被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深藏的热迸发为挚诚的爱,刻骨的恨。
燃烧 (버닝,2018)
这部电影在火中终结,宗秀点燃的火焰中具有他对Ben的恨意,透过火舌我们也可以隐约看见宗秀对惠美的爱的轮廓。从这个轮廓倒推,在火的光与热背后,李沧东给出的关键词是愤怒——
李沧东谈到希望在这部电影中呈现年轻人感觉到的愤怒,但他其实在在愤怒与美之间找到了平衡,在他想探讨的阶级对立等社会问题之下,他没有忽视男女之间的缱绻与自己的影像美学。李沧东拍女主褪去上衣在夕阳中跳舞那一段戏足见他的功底,他是对光的魔术师般的运用者,他把女孩拍成了一种天候,像纯净的雨水一样洗去了观众对性的联想,自然又富有神性,仿佛她是斜阳、又或者是纯粹的橘色暖光。
私以为《燃烧》与《绿洲》之间也依靠一束阳光藕断丝连着,塔上反射出的光照入了惠美的房间;恭洙的房间外也有一道阳光穿过枝丫投射在那块挂毯上,那些阳光就像男主角进入了女主所存在的封闭房间的一种暗示,令人不经想问:当宗秀在惠美的床上看见那道一年中唯一可看见一次的光影时,他没有辨识出自己呢?
燃烧 (버닝,2018)
既然以燃烧为题名,那么这个动作就是不可忽视的主题。李沧东将村上春树的“烧仓房”改编为“烧温室”。与仓房全部的遮掩不同,在温室半透明的薄膜的遮掩之下的是隐隐约约的“不可见”,正如村上的小说中那不可解的气息。其实在烧温室这两个行为中,存在着两个有层次的比喻。首先是年轻人与温室之间的比喻,在Ben解释烧温室这个行为的时候,他提到世界上的温室千千万万,就算烧毁了也不会有人注意,Ben的轻慢态度反衬出温室——底层年轻人的不被重视以及在另一个视角中的无用地位。
再是烧毁温室这个动作本身:与村上春树小说中那仿佛不可捉摸的谜一样的氛围不同,李沧东在电影中用种种线索强烈暗示了Ben就是凶手,Ben认为自己的烧温室行为并非是不道德的,反而是为了维持某种微妙的数量的均衡,就在他扮演一个予夺生杀的上帝角色时,李沧东引入了福克纳的《烧马棚》,儿子对父亲随意烧毁主人家马棚的举动怀着歉疚之情,却为了不让父亲被处罚,在法庭上做出伪证。当宗秀看着法庭审判父亲,观众此时可以明白他的形象与《烧马棚》中儿子的形象部分重叠了,在《烧马棚》中,父亲以放火来表达愤怒,这个行为既有以毁灭来化解冲突、对立、不平等之欲,又激化了冲突,《燃烧》中宗秀的父亲亦不能控制情绪袭警,这两个冲动行为在这两段父子关系里一方面造成了儿子的愧疚,一方面令儿子“习得”了面对矛盾激化的方式:在绝望时去伤害。
燃烧 (버닝,2018)
在此我们可以发现“烧”的动作对象发生了偏移,是Ben的烧毁行为以及父亲以暴力解决事情的方式引发了宗秀的毁灭欲。但宗秀最后的行为并不是完全由阶级问题导致的,它还是在男女主互相依赖的关系下,宗秀出于对惠美的爱情,审判了Ben。
Ben拥有一个在情感上模糊了道德的形象,他烧毁温室是为了自身的乐趣,并对自己的行为振振有词,最终宗秀也以谋杀、焚尸的方式烧毁了他。我们往往无法摆脱这种辩证法,意识到燃烧,这等于冷却;感觉到强度,就是在减弱它;感知到愤怒,则已陷入疲软。所以当宗秀烧尽衣物时,并非是火暴露于寒冷的冬日,而是宗秀的寒冷与绝望暴露在火中,火焰在燃烧,而他在衰弱。
燃烧 (버닝,2018)
这个结局不如说是李沧东放弃了剧作上可升华的神秘,向当下年轻人巨大的愤怒妥协;故而从某种程度上说,“燃烧”背负了过于厚重的社会意义以致于它消耗了原本可以深入探索的神秘感。通过两个烧毁行为的对比,我们也可以明白,不论谁都是温室,在这样行将失序的世界里,火可以烧毁年轻人周身的空气令他们感到更绝望,也可以作为武器审判当下,裁决正义。
采访/翻译:Peter Cat
访
*此访谈根据5月18日下午17点在戛纳Majest海滩李沧东采访圆桌整理翻译
深焦:村上春树短篇小说《烧仓房》是这部电影起点吗?还是说在您看到这篇小说前,已经有了一些原始构想?
李沧东:在这部电影之前,我其实也准备了其他几个剧本,但都没有发展到可以拍摄的地步。这些剧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关于“愤怒”,他们讲述都是有关“愤怒”与现代人之间的故事。直到与我合作的编剧让我读了村上春树的这个短篇小说,我感到这个小说中那种神秘特质可以扩充为一个层次丰富故事,且这个小说的质感非常电影化,于是就有了这部电影。
燃烧 (버닝,2018)
深焦:某种程度上,村上春树《烧仓房》也是在指涉威廉·福克纳《烧马棚》——它们拥有同样的标题,而您的电影则是在“烧温室”……
李沧东:的确是这样,威廉·福克纳也是这部电影的重要来源,正因此,在我的电影里,你能直接看到两个男主人公之间关于威廉·福克纳的对话。而且福克纳的那篇小说是直接关于“愤怒”的——儿子对父亲的“暴虐”怀有愧疚。这启发了《燃烧》中父子关系,在这之中愤怒从父亲传递给了儿子:钟秀非常憎恨父亲的暴虐,憎恨父亲对自己愤怒的管理无能,但他自己却也很可能走向暴力。
燃烧 (버닝,2018)
深焦:这种“愤怒”不仅只是在韩国。
李沧东:没错,在我看来这种愤怒是极其普遍的,与不同的国籍、社会和宗教关系并不大。尤其是在那些年轻人身上。这个世界表面上似乎变得越来越好,但年轻却越来越困惑,越来越无望。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愤怒,且这样一种愤怒究竟是针对谁,最后又发泄在谁身上?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深焦:您的改编事实上强化了两位男主角之间的社会对立关系。
李沧东:在电影里,两个年轻男主角,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是截然不同的。我渴望去呈现今天韩国年轻人,或者今天世界上年轻人,他们谜一样的生活。在电影里,钟秀是嫉妒Ben的生活方式的,他试图也去拥有这样生活方式,但很快就发现他完全不可能模仿Ben,这使得他感到绝望和沮丧。于是他开始试图去搞明白,这个叫做Ben的人与他的生活处境有着怎样的关系;Ben的生活以及生活方式,与他自己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燃烧 (버닝,2018)
深焦:于是影片第二部分,或者说结局,和村上小说截然不同,甚至很像是一部犯罪悬疑片……
李沧东:在我的理解里,整部电影是跟随着这样一个问题而展开的,这个问题就是“Ben到底是谁?”Ben是一个富有的、受欢迎的且非常花心的男人,同时他也可能是个连环杀手,他是一个谜。“Ben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也引向另一个相对的,十分重要的问题也就是“钟秀是谁?”于是,这就是结局。在结局里,我希望观众去质疑这两个问题;同时也完全用自己的感觉去感受。一般电影的结局都是一个谜题的解开,但是在这个电影的结尾里谜题只会引发更多的谜题,并没有清楚的答案。
-FIN-
深焦戛纳报道
DAY10:
DAY9
DAY9:
毕赣:长镜头并不是我的标签
黄觉:毕赣是“传教组织”的头头
地球最后夜晚的男人们
DAY8:
DAY7:
DAY6:
DAY5:
DAY4:
DAY3:
DAY2:
DAY1: